TEL

技术赋能地产营销

世诚云 智慧售楼

易获客 防飞单 促去化 好管理

申请免费试用

世诚云SCRM智慧售楼系统

专为成长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策划代理公司打造

八大模块 按需采购

简捷易用,高性价比,降本增效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 地产资讯 > 

地产项目人脸识别系统

来源:网络转载        时间:2025-10-16

世诚云SCRM智慧售楼系统,采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专为成长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策划代理公司研发的营销全流程管理系统。涵盖地产售前、售中和售后三大阶段,以房源、客户、合同、服务为主线,贯彻实用、好用、易用的设计开发理念,为地产营销赋能


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地产项目人脸识别系统。这是一个在房地产营销领域应用广泛但同时也伴随诸多争议的技术。它已经从一个“高科技噱头”变成了许多项目的“标准配置”,但其使用必须建立在合法、合规、合理的基础之上。


一、 核心目的:为什么要用人脸识别系统?

开发商引入这套系统,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商业目的:

精准判客,防止“飞单”

这是最核心、最直接的目的。 当客户第一次到访售楼处时,系统会捕捉其人脸并生成一个唯一的ID。

这个ID会与首先接待他的渠道(中介/分销)或自然来访的销售顾问绑定。

未来无论该客户何时再次到访,系统都能准确识别,并将其业绩和佣金归属于首次带访的渠道或顾问。这有效避免了不同渠道或销售之间因客户归属问题产生的纠纷,也防止了客户“跳单”(比如通过中介了解到项目,却私下联系开发商购买以获取更低价格)。


渠道风控,节约佣金

房地产项目通过中介、分销等渠道带来的客户,开发商需要支付高额的渠道佣金(通常为总房价的2%-5%)。

人脸识别系统可以严格区分“自然到访客户”和“渠道带访客户”。如果一个客户被识别为自然到访(即无人介绍自己前来),那么即使他后来通过渠道成交,开发商也无需支付佣金,从而节省大量营销成本。


数据分析,优化营销

系统可以统计到访客量、到访频次、到访时段、客户年龄性别分布、热力轨迹(在售楼处哪些区域停留时间更长)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营销团队:

评估不同渠道的带客质量和效果。

分析客户画像,调整广告投放策略。

优化售楼处的空间布局和讲解动线。


提升安保与服务体验

可以识别出“黑名单”人员(如职业房闹、竞争对手探盘等),提前预警。

对于VIP客户,系统识别后可以即时通知专属顾问,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二、 系统工作原理与流程

采集与注册

客户首次到访,在入口处被摄像头捕捉。

销售或渠道人员通过iPad等设备,在为客户办理登记时,明确告知并征得客户同意后,进行一次正面、清晰的人脸拍照,与客户电话号码一起录入系统,完成“人脸-渠道-顾问”的绑定。


识别与比对

客户后续每次到访,入口及关键区域的摄像头会自动捕捉人脸图像。

系统将捕捉到的人脸特征与数据库中已注册的特征进行实时比对。


提醒与记录

比对成功后,系统会立即在后台向对应的销售顾问或渠道经理发送提醒:“您的客户XXX已到访”。

同时,该次到访记录会被详细记录在客户的档案中。


三、 最大的争议与法律风险:合规性

人脸信息属于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是法律规定的“敏感个人信息”,受到最严格的保护。


核心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规定:

告知同意原则(第29条): 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必须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这意味着不能通过一揽子协议、格式条款等方式默认获取同意。

目的明确原则(第6条): 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禁止“无目的”或“超目的”收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进一步明确,未征得自然人或其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属于侵权。

“戴头盔看房”事件的启示

此前新闻报道有客户戴头盔看房,就是为了防止被人脸识别系统抓拍,从而避免被锁定渠道,失去争取更大折扣的空间。这反映了公众对自身隐私权益意识的觉醒。


四、 如何合法合规地使用?

开发商必须调整策略,从“偷偷摸摸”转向“合法透明”。

明确的告知与获取“单独同意”

在售楼处入口、登记处等显著位置设置清晰的告知牌,明确说明使用人脸识别系统的目的、方式、信息存储时间等。

在为客户办理登记时,必须通过书面或独立的电子选项,让客户主动勾选“同意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身份核验与渠道管理”。绝不能将同意条款隐藏在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中。


提供“拒绝的选项”与替代方案

客户有权拒绝。如果客户不同意,必须提供同等的替代方案,例如:

通过人工核验身份证件进行登记。

通过扫描专属二维码进行签到。

不能因为客户拒绝而拒绝提供服务。


数据安全与删除权

必须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收集的人脸信息安全,防止泄露、篡改和丢失。

在项目清盘、销售周期结束后,或者客户明确要求删除时,应当依法及时删除其人脸信息。


五、 给开发商的选择建议

是否必须安装?

如果项目高度依赖外部渠道(如中介分销),且佣金比例高,为了防止“飞单”和渠道纠纷,安装的必要性很大。

如果主要是自有团队销售或自然来访,其必要性会下降,可以依赖完善的CRM登记系统作为替代。

选择系统时看什么?

识别准确率与速度: 尤其是在多人同时进入的场景下。

系统集成能力: 能否与现有的CRM(客户关系管理)和销控系统无缝对接?这是实现自动判客和佣金计算的关键。

隐私合规设计: 服务商是否在系统设计中内置了合规流程(如同意采集模块、数据加密方案)?

厂商口碑与服务: 选择有成熟案例和良好售后服务的品牌。


总结:

人脸识别系统是地产营销中一把强大的“双刃剑”。

用得好,它是保护渠道利益、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利器。

用不好,则会面临法律诉讼、品牌声誉受损和客户信任崩塌的巨大风险。

未来的趋势一定是“透明化”和“合规化”。开发商必须将选择权交还给客户,在效率与合规之间找到平衡点。


上一篇:房地产线上营销活动如何开展

向后已无文章

复制微信号 一键拨打 试用体验